close
《 見與不見 》
你見,或者不見我, 我就在那裏,不悲不喜;
你念,或者不念我, 情就在那裏,不來不去;
你愛,或者不愛我, 愛就在那裏,不增不減;
你跟,或者不跟我, 我的手就在你手裏,不捨不棄;
來我的懷裏,或者, 讓我住進你的心裏,
默然,相愛。
寂靜,歡喜。
原題為《 班紮古魯白瑪的沈默 》當代女詩人‧紮西拉姆‧多多
雖道是,人間自是有情痴,以上提詩,卻是無關風與月。
王菲那首溫柔甜蜜的「我願意」,其實講的是對上帝的仰望。在我父親去世後,再聽到動人情歌落淚的當下,心裡浮現的人竟然是爸爸。更不要說我在這裡偶有靈光乍現,在眾人猜測誰是我底心的那個人時,那種寂寞是無人了解。
心裡的那個人,觸不到,摸不著,唯一的感受他的途徑就是想念。很難去釐清這些剪理不斷還亂的糾結。多少偉大的文學,不斷的叨絮對一個人的執著與深切愛戀。
人世間眾多種真摯的情感,走到了極至,竟然是非常類似,有情世界裡的枝枝節節,理到最後,竟也是殊途同歸。
何時對你動了情?又哪一刻對你動了心?相見或亦相愛,都已太晚。只有無盡的想念,帶我去流轉與輪迴。
見與不見,愛與不愛,念與不念...... 有情人世間雖苦,我依然選擇真摯的愛你與想念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