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抱怨文,不喜勿入
昨下午打電話給排班組,菜鳥潔西卡接的,照我吩咐的改成了下午班。沒過多久,她的上司丹妮爾又傳簡訊給我,表示週三改排了大夜。當時已過五點,那表示我得在隔天上班時間打電話過去抗議,真正令人不爽!
職場抱怨文,不喜勿入
昨下午打電話給排班組,菜鳥潔西卡接的,照我吩咐的改成了下午班。沒過多久,她的上司丹妮爾又傳簡訊給我,表示週三改排了大夜。當時已過五點,那表示我得在隔天上班時間打電話過去抗議,真正令人不爽!
碩大明亮的滿月,說明了又將是一個不成眠的夜晚,希望明天的留守的大夜班好過。下班後關心一下台灣選情,知道小英總統大勝,亡國感稍微減輕。
酸民們或許會說:再爽不過四年......哎,總比不爽四年好吧?台灣一直是這樣走過來的,在一堆『大幹八』裡不斷追尋『小確幸』活了過來...... 我也差不多是這樣。
從打卡app中看到生日前一天有班,還是大夜班,想到生日要在家裡昏睡補眠就不爽,打電話給排班組要求把前一天的班給撤掉。
但是正值聖誕與跨年期間,許多人已經去度假,還有臨時會有人告病假,班表非常吃緊。我丟給他們這個燙手山芋,排班組的人推來推去,堅持不讓我改,我氣得差點又想辭職不幹了!
當瞋心又悄悄升起時,我知道我『生病』了。生病就要潛心養病,不要做任何決定,不要跟著動念而起心,是要善護念,就要小心察覺,覺得不妥的,就是不妥。
夜晚對我這夜貓一樣是越夜越美,我貪戀著午夜能夠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,犧牲睡眠,幾乎一輩子了。習得內觀之後,知道應該要好好養心,晚睡的我都在做什麼呢?大量閱讀、吸收、寫作、看電影、聽音樂...... 這些我在白天無法靜下來做的事,全在夜深人靜時開始臥薪嘗膽,夜復一夜,生理時鐘就這樣定格,到底這就是原廠設定格式?一再的格式化,就只是還原而已?但至少,我可以善用睡前的時間,不要用來動腦,要學著靜心,不管有沒有打坐。
我把我的怨憎搬上了臉書,所謂的社交媒體,在這方面我已是沙場老將...... 然後呢?吸引來更多有同樣怨憎的人,也引起更多可憎之人對我如此二百五的不滿。這之間或許有達到共修的目的,共同抵銷一些相同的負能量。但是,到底怨憎之語就是一股負能量,負負得正之後,還是負。那可憎之人並不會因此變得可愛,到底我就是怨憎彼來著,是不德,也配位,我搬椅子讓他穩坐著。
仇恨,怨憎......除了帶來損耗與疲累,最終導致身心疾病之外,最壞的下場是,你不知不覺的也成為那樣的人。到底就是一種『攀緣』,最最污染的『雜染』啊!
國際特赦組織打電話來,因為我要取消我的捐款...... 我不是說不要打電話給我嗎?你們這些人是文盲嗎?
為什麼我要取消捐款?很簡單,你是所謂的人權組織,募款協助,為那些不公不義喉舌,然後你把捐款人的人權放在哪?一樣用拐的,用騙的?嬉皮小臉的說只要三十元,說到最後變成39元。就說不給卡號,也不給其他捐款方式,給了卡號才知道那是每月固定扣款的兩年契約,你有微詞,他說只要跟總部邊取消就好...... 好啊,我這就取消唄,靠杯你浪費我這麼多時間,這是什麼人權組織?連基本告知事實的人權都不懂,我才不相信你們真正把善款用在怎樣的主力。
最近那篇狗文章又有人來看。是哪些人會來看這種狗屁倒灶?我當然心裡有數,不就是從那篇不親裝親的鄉親開始的?
我說這些鄉親們,我在二十八高齡隻身來到澳洲,不敢說這一路都是自己披荊斬棘,我或許受過很多人的幫助,但是,好像從來不是你們啊?我在跟著前夫返鄉之前,已經在澳洲十幾年了,也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,我是會指望你們什麼?
今天在傳統市場遇到小禎,當然又是問我在哪兒高就。本想隨便跟她說仍在家裡蹲著,但這樣好像不妥。同行之間做久了一定會遇到熟人,不好這般唬弄人家,就跟她說在某院。
然後,她用鼓勵又安慰的語氣跟我說:早早多累積點年資啊,趕快再去唸那個文憑啊......
昨天寄出給媽的鞋,也跟媽視訊講話。媽對我換工作不能回家一事當然釋懷,她比較喜歡我有工作。
親情是一股強大的量子念力,一旦設定,很難消除,因為基因裡的密碼,動不動就會被啟動。早一點認清這個事實,跟家人之間關係不要搞得太糟,讓大家這一輩子都能修畢,也算是有個善終。
打開臉書,一片紛擾,觸目心驚的香港流血抗爭畫面,下一篇是令人爆笑的文創,這世界就是這樣令人哭笑不得吧?在你痛苦難耐的當下,另一個平行宇宙裡,正上演著歡樂大戲,同步進行,互不衝突。
明知生氣對身體不好,對自己不好,卻無法讓自己不受影響、不生氣,這就叫做修養差吧?修養差,就是修行上的懶惰,以致涵養不夠,容易受那些外緣塵染,而起心識作用。心受雜染牽引,做好做壞,都是受罪,都在輪迴,永無止盡的苦,就是這人間。
習慣性的檢查網頁,登入好久沒動的反動部落格,看見後台黑名單裡的人,那個莫名其妙的『午休時間外遇男』,在想要不要將他解除黑名單,是根本不想跟他有關連,關在黑名單裡也算是有著連繫,就點進去看了一下。
匆匆一瞥,竟發現他的前姘婦,號稱分手之後,竟然還在板上跟他互動?這些人怎麼這麼不要臉啊?
與什麼人當班真的有差,上週末兩天與陸小芬當班,她是教了我很多,但也聽她抱怨很多。當下會認同與支持她,畢竟我們在『同一條船』上。但是下班後卻讓我覺得更累,那是一種能量的消耗。
以後同事的抱怨聽聽就好,聽過就要忘了,這世界上要抱怨的事太多了,光我每天亂寫日記也不都是在抱怨?還怕沒處看抱怨、聽抱怨?
重拾琴本, 拜師學藝。已無多餘的閒情感嘆時間流逝;是已經流逝的,不管令不令人感嘆,又,感嘆何用?
再度正式拜師習藝是令人興奮的,在這之前,花很大功夫才把琴給整理好,然後,學費是自己辛苦賺的,上起來特別有意義。經過了三十幾年的荒廢與空白,真驚訝我沒全忘記,是這第二樂器是從基本功學起,不像鋼琴一直在大躍進。
靜雯老師說,睡覺前彈彈豎琴,讓震動療癒自己......他媽的,我這隨便『彈一彈』,彈指就三點了,是還要睡嗎?
看來,我仍然還在用頭腦彈琴,要把頭腦放掉,才有她說的那種療癒與境界吧?
寫日記,沒有什麼不好,也沒有什麼不對,好過上社交媒體丟人現眼。挖個坑兒自己跳下去,再想辦法跳出來,一直都是這樣,與他人無關。
不要老是把自己逼到困境、絕境,才想到要念經求菩薩,平常就要好好的保守自己的那顆心,得意失意都要處之以淡,不要忍,那對身體不好,也不要過分恣意放縱那種所謂的美好,一切感受如夢幻泡影,都會過去的,就靜靜的看它們走過。
清晨時分,總有一絲清明時刻,映照出夢境總結,在那些荒誕的情境糾結之後。這領悟是非常珍貴的。
總是在『觀看』與『參與』那些夢境之後,對比觀照出這一生的某個盲點,剎那之間,有所領悟,做出總結。這是在清醒時分辦不到的。
日常的頭腦只會沿用舊模式處理危機,意識永遠是處於緊張狀態,這是肉體生存機制,也導致了所謂的『有限』,一切都是從『有限』開始,『有限』結束。
珍妮弗照著我的路徑遊歐,卻也比我多跑好多地方,一路盡職的在臉書上發表寫部落,一如之前茱莉亞的跨亞洲之旅一樣,相比之下,我真的很懶散,可能對於寫部落格的熱忱消退了。
寫了十幾年的部落格才發現,最受歡迎且歷久不衰的是那幾篇食譜,到底民以食為天,早知道就去寫美食部落,而千金給我,我也不會去寫美食部落,是對烹飪的熱誠很早就退燒了,自從沒有孩子吵著吃之後。
覺得自己厭世得可以,卻也願意接受這樣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