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轉換電腦版觀看大字報,留言表。另置頂文下有新文。
下台南,第一天當晚到達,匆忙地與房東簽約後搬進去,宅人如我,當然是自顧自的安家,非得買一些家用品不可,然後就輕易的迷失在這座母城的街道裡。
所有的坐標仍在,古老的飯店與學校,而我卻一再失去方向,分不清東南西北的,只因為這次我落腳在中西區的另一塊。長久以來,家住東門城外,早就習慣以城外為定點看整個臺南市。
臺南市以幾座圓環呈放射狀射出主要道路,外圍再纏繞著如蛛網般的枝幹道路,中間再橫縱穿插著巷弄。年輕時騎著腳踏車優遊其中,建築物不若今日高聳與複雜,而幾十年後卻是連安全島都移位了。
一個故人,面對這座古老的城市,竟是如此陌生。陌生,是腦海裡的固執的印象不肯退去,硬是要拿出來與幾十年後的現實相對比...... 『哎呀,怎麼會是這樣?』而老店卻一直在那裡。
一早起床遊魂般的蕩到東菜市,菜市場比以前乾淨整齊,卻沒有了以往的人聲鼎沸,午响一過,諸多攤位立即收工,是真的賺夠了,還是景氣大不如前?
小房間裡待久了總要出去透透氣的,這時才發現住在鬧區的缺點就是離綠地遠了。但是,一個女人家三更半夜要散步?我看還是大馬路上比較安全吧?
沒事就出去壓馬路,有事壓,沒事野壓,早壓,晚壓...... 就是想把路給弄熟了。其實,應該是把小巷子給搞清楚才對。
小巷弄裡每每有驚喜,一家家的個性小店與餐廳,連飲料店也開在小小巷子裡,是要賣誰?又能賣多少?雖說不景氣裡創業的人多,真正能再不景氣裡創業成功的又有幾人?都只是度小月般的對蕭條的經濟做些微薄的貢獻吧?然後,年輕人就因此負債,或是花光了家產。
早上手洗衣服,混到中午才出門,馬路壓半天不知道吃什麼,是不餓,但是卻也非吃不可,因為我要寫作業,唸書下去肚子一定會叫餓,然後我就會亂吃,書當然也念不下去。
於是我找了家有冷氣的小麵店進去吃了乾麵水餃,那種家庭式的路邊小館......好吃嗎?謊話是,還可以,實話是,我不喜歡。我似乎已經不再需要那樣高澱粉的飲食,再好吃的麵食也沒有我的緣了。
走進薇告訴我的知事會館,裡面果然很是靜謐精緻的思古幽情,我就在那有著一點古典又retro style 的咖啡廳裡開始看書寫作業,點了一杯玫瑰拿鐵還有烤布雷。
知事官邸的咖啡廳在週一公休後也是人潮不斷,咖啡廳用餐時間也是滿座的狀態,很意外的因此我走上二樓陽台吹風,想起台南的夏天就是有這微風徐徐的恩典,於是就在二樓吹風了好一陣子,真感謝天氣還是不錯。
走在台南街頭,才知道我已圓夢,卻也像是在夢中一般,不知哪裡才是夢的開始,又是該怎樣的結束?
無論如何,在這種年紀,還能有這樣 gap month 的假期,還能這般地出走兩個月,獨自在久違二十多年的家鄉再當一次學生,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與幸福。
夜深了,早點睡吧,雖然已經不早了...... 應該是說快要早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