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永嘉醫師的臉友說:『有時候好死不一定圓滿,心裡要覺得滿足無憾了才能離開,哪怕身體在受苦。』
這是一則牆文,簡短說明一位勇敢的病患,在安寧病房後仍選擇插管,只為有多一點時間與家人朋友相處與道別。我想到父親,也看到底下留言有同樣的家屬在哭泣,我們的父親為了多陪陪家人,硬是承受更大的痛苦活了下來。
父親離開時是滿足無憾的嗎?我不敢替他說是,因為我知道不是這樣的。他在醫師早晨交班巡房時,親自在他們面前停止心跳,我感覺到他的不滿,他是這麼的信任醫師,把一切交給醫院,當一個非常配合的病人,但是醫師與現代醫學辜負了他的信任與交託。
在加護病房的三個月裡,父親硬是活下來的插管歲月裡,經歷了所有的人生之最痛吧?肉體折磨上,每天被器械折磨,餓了不得吃,渴了不得喝,亂動還被五花大綁,整個被呼吸器塞滿的嘴巴無法說話。
精神折磨上,加護病房一天的三次會客時間,他通常是在昏迷中,既使半昏迷,看到與感覺到的,是家人的絕望與沮喪,還有從不覺悟的媽媽,仍然在床頭扮演驚世媳婦,女兒們仍然一樣疏離,加上精神委靡不振,這世界沒有因為他即將離去而有一點不同,世人們仍困惑在他們的開門七件事中,即將『畢業』的他,既使有多少感言想向他們最後一次的訴說與交流,語言是隔閡,因為他無法發聲,而蒙蔽的是家人與親友的眼睛與耳朵。
是不是人一定要走到臨終,才能深深切切的感受這樣的無明與衝擊呢?
或許,經過了這樣的歷程,可以讓父親真正看破,這到頭來原是一場空的紅塵,不管成績如何,他修完了這裡的宿業與宿習,毫無留戀的離去,是留戀也無人珍惜,又何必覺得可惜。
我曾經擔心父親因為怨憎而墜入惡道,那是因為我在宗教裡尋找解答,實際上真正是這樣嗎?或許有輪迴,或許有六道,一個人的是非善惡與好壞,不是用表相來評斷的,那是斯人與其最大良心才能歸結出的公因。與其煩惱別人誤入惡趣與餓道,不如好好的保守自己的心,我相信在這個 The One 裡邊,也會同樣保守受牽繫的摯愛。
父親並非堅吝之人,一生厚道為人,反多被奸佞所害,我想,這就是他的功課,他已經呈卷上交,我們不是批考他的人。
就算他有未完成的宿業,又繼續輪迴,我想,他會去到他該去的地方,或許又必須再承受另一些苦楚,但我相信在這樣的過程中,他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真理,得到自由。
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如此成就努力,不管你願不願意,這是時間的問題,就不要繼續沈溺在那些無謂的悲傷裡了吧。我想父親會很欣慰我有這樣的想法吧。遺憾的是,總是要在人離開之後才會有反省與想念,父親在世時我沒有機會與膽識與之深談,是智慧不夠,歷練不深,情商淺薄,心智脆弱。
是人,永遠就是孤獨的,一直就是這麼的孤獨啊。